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提出制定《車載軟件技術 手車互聯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團體標準,并于2024年4月9日完成了該項團體標準立項。
01 那么,什么是手車互聯?
手車互聯即智能手機與汽車座艙的互聯,是一種實現手機與車載系統的信息互通與功能共享的技術。越來越多的汽車開始配備智能互聯系統,實現與手機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這種互聯不僅提升了駕駛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還為車主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娛樂和信息服務體驗。當前手車互聯的實現方式多樣,包括第三方互聯軟件(CarPlay、HiCar、Carlife、Carlink等)和自研類互聯軟件(蔚來Niolife、寶馬idrive、東風NAMI等)。
02 那么,手車互聯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操作系統生態日益豐富,手車互聯功能愈發強大,互聯生態系統碎片化、技術標準規范不統一、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凸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手機、車機在操作系統和通信協議上很難實現通用和兼容,限制了技術的普及;技術標準不統一、測試方案不成熟,增加了軟件開發和維護的難度;操作復雜、界面不統一、功能重疊等因素會導致實際使用過程中,頻繁產生交互性問題,如:手機型號不兼容、互聯自動斷連、連接不穩定、車機屏幕閃屏或花屏、以及音視頻播放和導航功能異常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體驗和品牌形象。
可靠性問題-導航界面黑屏無畫面
可靠性問題-花屏
兼容性問題-投屏功能使用中互聯應用斷連
03 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一、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
為促進手機與汽車的生態互融和有序發展,亟需通過標準化組織或行業聯盟,制定統一的測試維度和技術標準。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近期提出的《車載軟件技術 手車互聯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團體標準,將系統定義手車互聯軟件的多個功能模塊(包括但不限于有線/無線連接、互聯通話、互聯導航、互聯音樂等)的測試指標及測試方法,同時從功能性、兼容性、響應性、流暢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多個維度全面評估,實現對手車互聯軟件質量與性能更精準的檢測和判斷,以確保手車互聯的高效可靠。
二、開展客觀全面的測試評價
當前手車互聯的技術驗證主要以主機廠自測或特定技術服務商認證的方式開展,缺乏對產品客觀全面的評估,細節問題或潛在缺陷容易被忽略,進而影響產品的實際表現和用戶滿意度。據中汽研軟件測評(天津)有限公司專家介紹,目前該團隊對市面上1200余款手機產品,依據操作系統、芯片型號、性能評分等關鍵指標進行系統篩選,建成100部典型手機的資源庫,并形成200余條標準化測試用例,可覆蓋不同手車互聯軟件在大部分應用場景中出現的問題。
手車互聯測試體系
有效問題覆蓋情況
手車互聯是手機與汽車兩大生態的跨界融合技術,要實現手機與各類車機的高度適配,離不開行業各方的共同努力與深入探索。《車載軟件技術 手車互聯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將聯合整車企業、手機終端廠商、車載終端廠商共同確立整體技術架構,規范測試方案,保證該項標準的標準化、互通性和安全性,為軟件設計和上車應用提供指導性建議,為手車互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推動手車互聯生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