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化和網聯化已成為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趨勢不僅加速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迭代升級,同時也對汽車接口通信芯片的測試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確保汽車系統與芯片的通信質量,成為保障芯片上車穩定應用的關鍵環節。
在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持續演進的背景下,接口芯片的地位愈發凸顯。在設計汽車各項功能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傳輸速率、應用場景來選擇適宜的接口芯片。在系統級與芯片級,均存在接口的不同表現形式,本期將從測試依據、測試項目、測試方案等方面,剖析系統級與芯片級之間的接口測試的不同點。
測試方案
汽車系統級接口測試的方案成熟、自動化程度高。汽車的各個部件或系統通過CAN(FD)、LIN、Ethernet等多種網絡連接到一起,系統或部件間的各種通信接口都需要進行全面的測試,可通過集成式系統及配套軟件實現做自動化測試。
系統級CAN/LIN接口測試包括通信測試、網絡管理、網關路由、診斷刷寫等測試。測試依據主要有ISO 11898、ISO 17987、ISO 17356等國際標準以及各主機廠的需求規范等。通信測試項目覆蓋物理層、鏈路層、應用層及容錯性測試;網絡管理測試包括直接網絡管理和間接網絡管理;診斷刷寫測試包括DTC測試、刷寫測試、診斷測試。
系統級車載以太網接口測試包括物理層測試,TCP/IP和SOME/IP協議一致性測試,TSN仿真及協議一致性測試及診斷刷寫測試,可利用自動化測試機柜或定制化測試腳本實現高效的測試。測試依據包括IEEE 802.3、IEEE 802.1等。測試項目眾多,各層協議分別具有各自的協議一致性測試,主要包括物理層測試,TCP/IP和SOME/IP協議一致性測試,TSN仿真及協議一致性測試及診斷刷寫測試。
汽車接口芯片在測試依據及測試項目上有所異同。以CAN收發器芯片、汽車以太網PHY芯片為例,參考標準與系統級測試大致相同,包括ISO 16845-2、IEEE 802-3等國際通用標準。同時國內也在大力推動適用于CAN/LIN/以太網PHY芯片的行業標準的制訂工作,在測試方面會與系統級測試存在一定差異。而以serdes接口芯片為例,目前依據的標準有《車載有線高速媒體傳輸 萬兆全雙工系統 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MIPI A-PHY》以及《ASA Motion Link》,主要針對芯片進行測試。在芯片級接口測試過程中,需要運用復雜的測試設備和特定的測試程序進行測試,確保芯片的質量和可靠性。
汽車接口芯片關鍵測試技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信號完整性測試、協議一致性測試以及互操作性測試。信號完整性測試對于高速接口芯片,如以太網PHY芯片和SERDES芯片,是非常必要的,測試內容包括波形、時序、眼圖、抖動、阻抗等等方面。協議一致性測試對于CAN芯片、以太網PHY芯片、SERDES芯片都是必需的,保障協議一致性才能進一步保證同一協議的芯片間的通信。在互操作性測試方面,以太網系統級的測試相對成熟,而CAN芯片、以太網芯片的IOP測試實現難度較高。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汽芯”)聚焦行業共性難題開展技術攻堅,構建了IOP全棧測試平臺,推動國產芯片驗證能力升級。
接口芯片測試是從芯片的物理特性出發,兼顧了信號一致性和協議一致性的測試,同時增加了如失效安全、邏輯側數字端口性能等芯片特有的測試項目;控制器接口測試是從系統應用出發,測試項目覆蓋物理層、鏈路層、應用層協議測試,網絡管理、網關路由、臺架網絡測試及整車網絡測試,從整體層面上進行測試,測試自動化程度高。
總體上看,芯片級測試和系統級測試在測試方案、測試條目、測試成熟度上存在差異。芯片級的測試要求更高、測試用例復雜,部件級的測試相對成熟、自動化程度更高。
相關工作
中汽芯一直以來持續支撐汽標委開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支撐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開展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已與多家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和芯片企業展開合作,積累了豐富的測試經驗。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未來,中汽芯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深耕汽車電子測試領域,強化技術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平臺優勢,與行業同仁攜手并進,共同為汽車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中汽芯接口芯片測試業務介紹
中汽芯已具備車內全速率接口芯片檢測能力,覆蓋CAN、汽車以太網及Serdes等核心接口芯片檢測,可支持開展QC/T 《汽車串行器和解串器(Serdes)芯片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標》、QC/T 《控制器局域網(CAN)收發器芯片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及《ISO/IEC/IEEE 802-3:2021》等標準檢測,已實現與瑞發科、新港、納芯微、裕太微等10余家接口芯片企業開展測試業務合作。中汽芯以嚴謹技術保障車載通信可靠與安全,為增強產業鏈韌性、服務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